郁郁葱葱201406

庶吉士培养那些事(三)之留馆是个技术活

老子在翰林院吃糠咽菜三年,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天天写作业,俸禄一点点,不是为了毕业后去科道和六部的,一切为了留在翰林院(握拳)

一、同乡是冤家

  众所周知在官场上,同乡是zz资本,是天然的朋党,但是在庶吉士的世界里,同乡则是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地域平衡贯穿科举的整个环节,不仅在会试中分南、北、中卷,庶吉士的选拔和分配过程也遵循这个原则。

  首先在报名时,就会考察每一位报名进士的籍贯,以避免录取太多同籍贯的庶吉士。一般来说,几个考试大省的名额会相对多一些,比如浙江、南直隶、北直隶、江西(一般每科为3-6个),而其他地区往往一科只有1-2个,有时候甚至是0个。

【有点意外,原本以为湖广算科举大省,结果发现它的历届庶吉士数量甚至还不如福建,与广东河南持平,只强于云南贵州】

  在散馆时,一科庶吉士中一般有30%-50%的人可以留在翰林院,看似录取率并不太低,但如果你来自名额少的地区,且同科中存在同乡,那么你们就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即“同省不并留”原则(前文中沈一贯的行为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虽然“同省不并留”在实际当中并未执行的这么严格,比如一些教育发达的地区,优秀考生太多,自然会出现同省多人同时留馆的情况,但竞争程度依旧是巨大的。

  下面通过老张和老高那两科的庶吉士籍贯结构来直观展现:

嘉靖26年:

【这一科的数据表现就是上述规则的典型体现,圭圭战胜了另一位湖广同学】

嘉靖20年:

【显然这一年浙江考生井喷,但多数省还是1人。老高战胜了另一位河南同学】

  有直接竞争就会激发人性阴暗面,因此时常会发生同乡庶吉士之间不择手段的恶性竞争或者上位者对于地域名额的暗箱操作。

  另外,前一篇里我们提到万历五年科,因为老张的表态,为避嫌,庶吉士里阁臣们的同乡均未留馆。其中受到影响的就有张四维的同乡李植,申时行的同乡张鼎思,这两位大家都很熟悉吧?倒张时最积极、最疯魔的两位,很难说他俩对老张的恨会不会有这个事的原因

【李植作为倒张急先锋,既是张四维的门生又是他的同乡,张四维在这个事上扮演的角色显而易见】

  

二、日常成绩和散馆成绩

  除了地域平衡因素之外,决定是否留馆的最关键因素就是在馆成绩。通常将日常成绩和散馆考试成绩综合考量,但以散馆考试成绩为主。

  比如隆庆五年庶吉士黄洪憲,散馆考试排第六名,日常阁试四次第一,五次第二,一次第三,是典型的“屡考前列,当留无疑”,最后授职编修【这种成绩如果不遇到更强的同乡或者被大佬黑掉,是很安全的】

  再比如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刘鸿训,散馆考试为第十七名,他自称:“故阁试十五六次,俱列十名外,幸不至尾。“【大兄弟你心态还挺好的咧】该科庶吉士散馆时上卷共十二名,刘鸿训为第十名,授职编修【这种就是可上可不上,看运气】

  如同乡试有解元,会试有会元,散馆考试得第一名叫馆元。一般来说馆元留馆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但也不是100%)

  跑个题,馆元这个头衔仿佛有些魔咒,大多数馆元的发展都出奇的差。据《万历野获编》统计,虽然也有梁储、赵贞吉、高仪、叶向高这种最终入阁的馆元,但这个群体的大多数都终生止步于编修、检讨【开局即终点2333】,高者也不过是司业。


三、科举成绩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进士阶段的名次也是是否可以留馆的重要考量因素【第一学历很重要啊,敲黑板】

  通过统计成化到嘉靖的18科庶吉士,二甲前五名进士共41 人,留馆32人,除去因年龄等因素和自愿放弃考选庶吉士者,二甲前五名考选庶吉和留馆比例之高,凸显出殿试排名的重要性。

  另外,如果你是会试中的会元,且入选了庶吉士,那几乎等于提前拿到了留馆的门票。从天顺元年到万历四十四年之间,凡是考取了庶吉士的会元,除了嘉靖初年有两位因zz风波未留馆之外,其余无一例外均留馆。


四、名气

  庶吉士本人的名声也是留馆的加分项。比如崇祯时期的辛未馆选,“南直额取三人,江南二人,江北一人,此成例也”,但因为吴地的几位考生都是“名士”,每位都难以割舍,所以最后抢了江北地区的那一个名额。


【来来来,让我们隆重的介绍一下:二甲第九名、不满25岁的青年才俊、馆师老徐的最爱、顾璘大人亲自认证的湖广神童———张白圭同学~~咱就是说,白圭巨巨不留馆谁留馆?】


五、经典案例大赏

  万历十七年这科的庶吉士,馆元为王肯堂(出身名门,他的父亲王樵是高拱的同年),且庶吉士期间成绩均名列前茅,按说留馆是板上钉钉的事,“入馆复累试俱前,而又曾有三次阁取第一,理是应留”。

  然鹅,这一届里他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同乡——董其昌,董其昌的名气比他大很多,且日常成绩与他不相上下,虽然不是馆元【评论区太太补充,小董没有做成馆元是因为他为老师扶灵回乡,错过了散馆考试】但小董同学的优势在于:董其昌的殿试成绩是二甲第一,而小王的殿试成绩是三甲【而且还有道德优势?】那么问题来了,究竟鹿死谁手呢?

  王肯堂有点虚,萌生出引疾请假避开董其昌,拖到下一科再授职的心思【明朝后期,这种为避开本科强敌,故意称病回家,到下一科再留馆的行为已经很常见】于是写信询问自己的父亲,王樵作为老狐狸,坚决阻止了儿子的想法,给他打气:“论馆序,则汝是馆元。既到馆,则论馆中次序,岂论二、三甲?汝以玄宰(董其昌)为二甲之首,而欲让之居先,恐无是理”【儿砸,你是馆元,不要怂】

  最终,董其昌选择了引疾避让,等到下一科才授编修,王肯堂顺利应届留馆。那么为什么小董同学退让了呢?因为他知道王肯堂的父亲王樵是王锡爵的好朋友😜😜

评论(29)

热度(104)

  1. 共6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