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葱葱201406

明代的称呼

以下内容出自陈宝良的《明代社会生活史》

一、号

  明代人尤其看重别号,一登仕途,就不再称字了。在明末流传着这样的笑谈,说士人一旦做官,所急于做的有两件事,就是“改个号,娶个小”。

  因此1566里大家管高拱叫肃卿是不对的,应该叫中玄才合理。这一点在老张的书信里也有印证,除了官职的代指,他一般称老高:玄翁、玄老、中玄,从未称过他肃卿。同理,别人称老张为太岳或者江陵,很少有人叫他张叔大。再比如,各种明代笔记中称赵贞吉为:赵大洲or赵内江,但没有称呼他赵孟静的。

  在这样的风气下,皇帝也不能免俗,会给自己取一个别号以示风雅。在嘉靖众多的“号”里有一个叫“尧斋”,隆庆号“舜斋”,万历号“禹斋”。

😅😅你们祖孙三个能不能要点脸】


二、宫中称呼

  • 皇帝寿日或元日之时,皇太子、亲王向皇帝进贺表笺,在皇帝面前自称“长子某〞、“第几子某”或“王某”,称皇帝则是“父皇陛下”,称皇后为“母后殿下”。

  • 皇后日常在和皇帝说话时,均自称“女儿”。

【啊?黑人问号】

  • 小皇子日常对皇帝,称“爹爹”。

【与民间并无差别】

  • 官内太监面见皇帝时,多自称“奴”,而称皇帝为“万岁”、“爷”,在章奏中也有称皇帝为“万岁爷爷”或“万岁爷”者。在一般的对话中,太监有时也面称或私称皇帝为“爷爷”。

【冯保会管万历叫“爷爷”吗】

  • 皇亲驸马见到有权势的太监,也行拜礼,称他们为“公公”。

【于慎行写太后的父亲见到冯保行跪拜礼竟然是真的】


三、君臣之间的称呼

  • 君称臣下,一般情况可以用“汝”、“尔”、“尔等”,口语化时可以用“你每”,有时也会称“卿”,大家都以被称“卿”为荣。触怒皇帝的人会被骂作“这厮”,而皇帝格外器重的大臣会被尊称为“先生”。即使是皇帝,如果在面对面时直呼臣子的大名,也会被认为是“非体”。

【在被老高暴整时,面对松江本地人的登门谩骂,徐老师感叹:“昔年天子每称卿。今日烦君骂姓名。”】

四、官场称呼

  • 同榜进士,互称“同年”。同年之子,称为“年侄”

【王世贞、汪道昆、殷士儋要叫小修们“年侄”】

  • 座师、房师之子,称为“世兄”;座师、房师所取进士,则为“门生”;称门生所取的进士,为“门孙”;门生称老师之师,一般为“太老师”。

【老张要管陈于陛叫“世兄”,万历要管徐阶叫“太老师”2333】

  • 京城官场称谓,当以“老先生”一称最为尊贵,从内阁到大小九卿,均可以称老先生,门生称座主,也称老先生。司礼监掌印太监有时称阁老为“老师父”。

【张老师傅、张老先生……】

  • 嘉靖中期,只有三品九卿才能称“翁”。但此后,后来四、五品京官、翰林也称“翁”,再到最后吏部、言官也纷纷称“翁”,这个叫法彻底泛滥。

【类似于广东的靓仔吗2333】

  • 至于“老爷”一称,在明代缙绅中,只有京城的九卿和翰林官,以及外任司道以上官员才能使用,其余官员只可称“爷”,乡绅仅称“老爹”。另外,如其父亲称老爷,那么其子即使官职再显贵,也只能称“大爷”。

【明朝人真得好喜欢“老”这个字啊,基本上就是称谓里的顶配了】


五、家庭称呼

  • 在仕宦家族中,儿女称呼父母为“老爷”、“奶奶〞。在松江,士大夫年未四十,即称“老翁”。奶奶年未三十,即称“太太”。

  • 称别人家的长子为“主器”。

  • 父母爱惜其子,可以称之为“宝宝”,也作“保保”,或作“阿保”。

  • 谦称时又称自家儿子为“犬子”,又称“豚儿”,总称“犬豚”。

【老张信中经常出镜的豚儿张嗣修】

  • 称兄弟之子,为“犹子”,取“犹如己出之子”之意。


评论(81)

热度(586)

  1. 共67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