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葱葱201406

泰昌、天启、崇祯朝张居正的身后事


  老张的平反是渐近式推进的,因为牵扯到党争、私人恩怨和对万历面子的保全,所以期间多有波折。

一、泰昌时期(过不能掩,姑念有功)

  现在普遍认为,张居正在官方层面的平反始于天启二年,但实际上在光宗登基之初,就有过对张家之事的指示。孙承宗的《高阳集》中收录了《光宗皇帝登极之诏》,里面有一条重要线索:

  “惟我祖宗,圣圣相承,鸿規大训,启佑无疆,暨我皇考大行皇帝,十龄乃众……故辅张居正旧以专恣蒙谴,近闻其初年曾着勤劳,该部酌量复其一官,其子存者准令冠带闲住。”

  这份洋洋万字的光宗登基诏书,主要内容讲了新皇革除时弊的新气象,如废矿税、饷边防、补官缺等万历朝大家诟病最多的问题。却在文末专门提及老张复官之事,显然说明这件事与“废矿税”一样,是最迫切和最人心所向的事。也是朝廷对万历后期以来,大家不断为张居正鸣冤做出的一个正面回应。

【登基诏书里特别提到,什么叫做排面啊,战术后仰】

  但要注意的是,此时对老张的身后的评价还是“有罪但姑念有功”。

ps:冠带闲住对于在职官员来说是处罚,但对于张家人来说绝对属于好事,这标志着他们的官职待遇被恢复,从此可以享受相应的特权和福利(只是没被授予官职)

【老摆尸骨未寒,大家就迫不及待的迎接圭圭回宫了?】


二、天启时期(功不可泯,复官不复谥)

  显然仅仅是这样的平反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在经历了光宗的猝然离世后,天启登基后没几个月,由户部侍郎陈大道带头,联合京中多位湖广籍官员一起上疏为老张请恤,疏中一一列明他对社稷的大功。

  面对强大的舆论压力,首辅叶向高只得代皇帝拟旨,肯定张居正有功于国,官复原职、给予祭葬待遇,但不肯恢复“文忠”的谥号。“文忠谥已追,夺着改。”也就是说,叶向高打算给老张改一个再差一些的谥号。

【叶首辅恕我直言,张居正有没有谥号无损他的历史地位,但他留在“文忠”大家庭里纯纯是拉高了这个群体的逼格,你应该庆幸(叶向高也谥文忠)】

  这次的平反虽然基本恢复了老张的荣誉,但和前朝其他大臣的平反待遇相比,还是显得相当吝啬,不仅对张氏子孙的抚恤相当微薄,谥号也没有发还,是让人不可接受的。

  于是楚人们继续争取,梅之焕带头上《为张相公易谥揭》,内容说的非常直白:以张居正的功勋卓著,神宗朝的其他阁臣,何人之才干、威望和功勋能与其比肩?就连触怒过万历被贬的大学士张位,近日也已复官赠谥,为何独对张居正如此严苛?

【实话实说,张位当初只是被罢官,老张这个是抄家流放的大案,还是不能比的。虽然参与这个事的人里,有人怀着借老张打击其他派系的心思,但毫无疑问,对于楚人来说,张居正就是湖广的骄傲】

  然而以叶向高、邹元标为首的当权者,坚持朝廷的处置公正,不肯发还谥号,甚至对改谥也能拖就拖,于是这件事就僵持下来,不了了之(实际上就是连差一些的谥号也不想给啦)

【其实叶向高、邹元标和梅之焕的私交很好,但在张居正的问题上东林党一派的态度……】

ps:都说邹元标给老张平反,把他塑造成以德报怨的圣人,以至于现在百度搜索邹元标都是这种画风😂😂

  其实他当时除了口头上说了几句“场面话”,并没有什么积极行动,更不要谈推动了(以他的立场,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无可指摘,但他在给老张平反这个事上实在是有点被过誉了)

  不过也不能过分苛责叶向高们。他的态度,固然有私人情绪的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一来,万历刚刚去世,彻底推翻这桩大案难免有对皇祖不敬的嫌疑;二来天启初年,东林党势力颇大。众所周知,东林党的几个大佬对老张深恶痛绝,顾宪成一直痛骂老张是古今第一权奸。当他知道好友梅之焕称赞老张时,痛心疾首的给朋友写信吐槽他:“梅长公致思江陵,其言可痛。”

顾宪成这小子没救了,原地放生吧】

ps:现在网上好多人骂张居正是东林党,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此次平反,虽然发还了绝大多数恤典,但复官不复谥,对老张评价也只是含糊的说“功不可泯”。


三、崇祯时期(瑕不掩瑜,全面恢复)

  随着时局进一步动荡,面临国破家亡,对张江陵的追念,已经不再仅仅是出于“良心”,而是一种“刚需”。

  • 崇祯改元,户科给事中翟式耜上《任人宜责实效疏》,批评现任辅臣,称赞老张,认为他是明代相臣典范:

      “当神庙初年,江陵柄政,凡民生国计,吏治边防,综理精明。虽事嫌刻核,元气微伤(“元气”到底是什么啊?你好我好大家好一起躺平吗?)而廊庙边疆皆有精明强固之象,则以江陵不苟情面,惟责成功故。至今谈相才者,不能不追思之也⋯⋯臣愚谓处今之日,论相者当先论相骨,论相才,而后论相度(说实话,相才”和“相度”本来就是矛盾的,你不可能要求一个人既铁腕又老好人)”

【虽然小瞿的观念我不赞同,但念在他主要是在夸老张,还是表扬一下他。不知道后来同敞那么坚定的陪他赴死,是不是也有感激他仗义执言的成分?】

  • 湖广人李若愚呼吁朝廷进一步为老张平反,善待他的子孙:“问其才多可录者,合查当年荫典尽还之,尤末足偿其社稷功也,居正亦可含泪入地矣。”

  • 崇祯三年,礼部侍郎罗喻义等人全面追述张居正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贡献,请求全面恢复他的身后待遇。

      此举暗合了崇祯皇帝求治心切的心思,很快就得到回复:说老张“过(夺情)不掩功”,“应给恤荫及其子懋修量复职衔”,“论大定,海内思其功,上亦深念之,凡诰赠及谥俱给还如故。”

【这时候嗣修看来已经去世了】

  至此,老张的谥号、生前二荫和四代诰命均已发还。

  • 崇祯十三年,张同敞上疏请求恢复祖父张敬修的官职。

  • 同年十一月,江西籍吏部尚书李日宣请复故大学士张居正世荫:“(张居正的功劳)载在史册、凿凿可据。当年仅得世制锦衣千戶,岁久论定,之后止复其文荫而武荫尚靳,夙将如戚继光、俞大猷子孙俱经追录,故辅功高,发踪赏未世延。”

【好像是说之前只恢复了子孙的文荫,但武荫还没恢复?说戚继光、俞大猷的子孙都被追录了,故相功高,没理由反而没有】

  崇祯欣然从命,复敬修官,并赠谥“孝烈”,嫡孙张綮珩、曾孙张同敞都继承恩荫。

【这个嫡孙应该是嗣修的儿子?当年能在雷州活下来真的不容易啊,算算年龄这时候应该很大了。难道老张还有年纪更小的嫡子?】

  历经泰昌、天启、崇祯三代,老张的身后哀荣终于有了定论,然而此时离明亡只有4年了。

检检:给给给,全都给,请江陵重生!!】

  由于“倒张”的运动太过疯魔,压在张居正身上的大山太多,阻碍他恢复名誉的人和事也太多,官方层面对老张的平反和对张家的抚恤,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对于上位者,他们一边要顾及所谓祖宗的颜面,一边又希望通过这件事振奋精神、收拢人心,于是扭扭捏捏,犹抱琵琶。他们并不在意张居正是否真的委屈,也未必心中有悔意,皇家的雨露永远只服务于自己,等到他们愿意放开手时,迟来的慷慨已经不值钱了。

  如果面对张献忠的威逼,张允修没有自杀殉国;如果在桂林,张同敞接受了招降。张家可能会成为新朝新贵,像某些前首辅家一样成为百年大族。当年人人都痛斥张居正不忠不孝,但到最后,反而是他的后代陪大明走了最后一程,可悲可叹!!

  

参考文献:《张居正案之平反问题考辨》作者齐悦

【感谢齐老师这篇最新的论文,里面有不少之前没见过的史料。齐老师本职是一位水利专家,兼职省作协作家和历史研究学者,还是一位张粉】

评论(73)

热度(163)

  1. 共7人收藏了此文字
  2. Gravity郁郁葱葱201406 转载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